姓:  名:
当前位置: 首页 > 姓氏名人 > 哲学家 > 石峻
石峻

石峻(中国哲学史专家)

石峻出生于1916年,湖南零陵(今永州市),是著名的中国哲学史专家、佛学家、教育家。一生从事中国哲学史的研究,成绩卓著,被世人称“石公”。1934年以优异成绩被北大哲学系录取。1955年,为筹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又被调入人大,任哲学史教研室主任,1963年晋升为教授,兼校务委员。1981年,在国务院批准下,成为中国首批中国哲学史专业博士生导师之一。1999年4月15日在北京病逝。

个人资料

  • 中文名石峻
  • 国 籍中国
  • 民 族
  • 出生日期1916
  • 职 业中国哲学史专家、佛学家、教育家
  • 毕业院校北京大学
  • 病逝日期1999年4月15
  • 出生地湖南零陵(今永州市)

石峻相关资讯

石峻详细介绍

  石峻的个人简介

  石峻1916年生于湖南零陵(今永州市),自小在其父的教育、熏陶下,接触了大量宣传新思想的进步书籍。一生从事中国哲学史的研究,成绩卓著,人称“石公”。中学时代,石公的理科成绩很好,特别是数学和物理,深得当时长沙广义中学校长的赏识。他因为对“国学概论”这门课程的兴趣,自学了梁启超的《清代学术概论》和胡适的《中国哲学大纲》,第一次接触到中国哲学。后来,又在数学教员杨炎和的推荐下,细读了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当时只有上卷),于是立志到北京去读哲学。1934年,终以优异成绩被北大哲学系录取。在大学期间,他几乎选听遍了北大所有文科著名教授的课,同时还保持了自己对自然科学的浓厚兴趣。1938年,石公留校任教,为其导师汤用彤做助手。1948年,受聘于武汉大学哲学系,任副教授,并兼任武汉大学图书馆主任。1952年,石公到北大,与冯友兰、张岱年等教授一起在国内首开“中国近代哲学史”课程。1955年,为筹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又被调入人大,任哲学史教研室主任,1963年晋升为教授,兼校务委员。1981年,在国务院批准下,成为中国首批中国哲学史专业博士生导师之一。1999年4月15日在北京病逝。

  石峻作出的贡献

  佛学教学与研究

  众所周知,石公是国际知名的佛学专家,但他在多年的佛学教学与研究工作中,却始终不渝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坚持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先生生前曾反复强调:决不能把研究宗教与研究马列主义对立起来,搞马列而不了解宗教,马列也是搞不好的。他提出在研究佛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同时,要坚决反对教条主义,注意历史发展、中印比较,突出中国特色。另外,石公学习过英、德、俄、梵四种语言,西方哲学与印度哲学的造诣极深,曾用英文撰写多篇介绍中国哲学的论文,用俄文为《苏联大百科全书》撰写有关中国近代思想史的条目,及晚年主编《汉英对照中国哲学名著选读》,在宣传中国哲学,促进中国哲学世界化的事业上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培育英才

  石峻先生还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他厚积薄发,深入浅出,因材施教,循循善诱,教书育人,奖掖后学,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他直到晚年仍旧讲学不辍,是中国哲学史界公认的“讲课最多的教授”,为培养专门的哲学人才作出了很大贡献。他是新中国最早的研究生导师之一,50年代就曾指导研究生。从1983年起,开始指导博士研究生。他经常教导学生要养成严谨的学风,既要有良好的理论素养,又要尽可能广泛地搜集材料写出史论结合、高水平的科学论文。他已培养出中国哲学专业博士十余人,都已成为从事教学和科学研究的骨干。经常有人向他求教,他都耐心接待,悉心指导。他还指导过多名外国留学生,其中有人已成为国际知名的汉学家。他特别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对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心怀坦诚,人品高尚,博得广大师生的敬重、爱戴。

  学术研究

  他挚爱学术事业,藏书宏富,堂庑甚广。他学识渊博,然而博而不杂,善于由博返约、抓住重点,形成独到的见解。在中国哲学研究领域,他卓然成家,颇有建树。他十分重视中国近代哲学史的研究,是这一研究领域的开拓者。他多次在学术会议或文章中强调研究中国近代哲学的重要性,主张抓住中学与西学或旧学与新学的冲突这条主线,揭示中国人民思想启蒙的历程,概括出中国近代哲学发展的基本规律。他很重视中国佛教哲学思想史的研究,是这一领域的知名学者。他认为研究佛学并非倡导宗教信仰,而是科学地揭示造成这一文化现象的奥秘,从佛教典籍中提炼出有价值的理论思维成果。他很重视中、西、印三种哲学的交流和会通,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他学习过英、德、俄、梵四种文字,用外文介绍中国哲学。他很重视中国现代哲学史研究,是这一研究领域最早的倡导者之一。1987年他主持召开中国现代哲学史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年会,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现代哲学研究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