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  名:
当前位置: 首页 > 姓氏名人 > 艺术家 > 刘立福
刘立福

刘立福(评书表演艺术家)

刘立福,汉族,出生于1924年,中国评书表演艺术家,天津人,代表作品有《聊斋志异》系列,陈(士和)派评书第三代掌门。2003年,荣获天津曲艺家协会、天津曲艺促进会颁发的“曲艺事业终身成就奖”。2015年入选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陈派聊斋评书”传承人。刘立福先生继承陈士和先生、刘建英先生的陈派评书演播方法,其语言精炼、细腻传神,表演风趣,善于运用语言来揭示人物的心理活动,塑造人物性格。“艺无止境,知足常乐”,是他在表演和生活中所追求的人生境界。

个人资料

  • 中文名刘立福
  • 国 籍中国
  • 出生地天津
  • 出生日期1924年
  • 逝世日期2015年11月30日
  • 职 业评书表演艺术家
  • 主要成就“曲艺事业终身成就奖”
  • 代表作品《聊斋志异》系列

刘立福相关资讯

刘立福详细介绍

  刘立福的个人简介

  刘立福先生自幼在陈士和先生和父亲刘健英先生的熏陶下,就喜欢评书,但最初,他并没有刻意去学习评书表演。起初他一直读书,15岁时家道中落,家里便送他到金店做了学徒。没多长时间,他就可以站在柜台收金货了。那时他在业余时间经常去看陈士和与父亲的表演。当时叫座的评书表演,一天下来能分不少钱,这对于承担生活压力的刘立福来说是个不小的影响。所以他便打算从事曲艺表演以贴家用。然而,身在这个行业的父亲开始并不同意,后来在朋友的劝说下才勉强答应。因为还年轻,说评书火候不到,所以刘立福只能从相声开始学起。他被名家张寿臣先生认作记名弟子,多年后才正式改说评书。

  1948年,二十四岁时拜师张建声改说评书。在这个阶段刘立福一面在书声中表演评书,一面观摩学习陈老和父亲的艺术,很快就较系统地掌握了陈派的评书技巧,并能在陈老有事的情况下在茶楼上代替陈老说书。后来又先后到塘沽、小站、杨村、唐山和沈阳等地演出,非常受观众欢迎和喜爱。

  1956年,刘立福先生参加了天津市河西区曲艺团。

  1957年,参加了第一届“曲艺杂技汇演”,在红旗戏院演出了《素秋》的片段。

  1962年,参加天津市第一届津门曲荟,演出了《张鸿渐》片段。文革期间被迫停业,

  1979年,被吸收为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

  1980年,恢复演出,并参加天津市实验曲艺团,任曲艺队队长。

  2003年,荣获天津曲艺家协会、天津曲艺促进会颁发的“曲艺事业终身成就奖”。八十岁高龄,依然能够地舞台上表演评书,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2006年,刘立福先生开通了博客,一直坚持更新有关评书录音、录像资料等。

  2010年,耄耋之年的刘立福在天津中国大戏院举办评书专场,当时他登台说了90分钟的《聊斋》名篇《张鸿渐》,让很多评书迷印象深刻。

  2011年,刘老先生受邀在和平文化宫登台多次。

  2015年入选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陈派聊斋评书”传承人。

  2015年11月30日上午9点20分,评书表演艺术家刘立福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天津去世,享年92岁。

  刘立福的人物作品

  聊斋系列:《聊斋志异》之素秋、辛十四娘、胭脂、毛大福、云萝公主、张鸿渐。

  其他:《义侠传奇》《名优奇冤》。

  刘立福的人物风格

  刘立福先生表演的评书语言通俗生动,思路细致严谨,情节跌宕曲折,表演时台风亲切大方,口齿清晰,长于摹拟各色人物的神态。对于一些有重要含义的词句,都引用原文进行批讲,他表演的评书包含了丰富的历史地理、婚丧礼仪、社会常识、人情道理等知识;另外他善于抓“现挂”(即兴包袱儿),常常引入书外书,制造悬念,叙事中杂以评论,夹叙夹议,入情入理。他演讲的评书聊斋,对原作的人物增加了很多社会背景和生活经历的描述,把场景勾勒得更加细致,并且增添了不少富于戏剧性的细节,以丰富原作的艺术形象。不以奇幻的情节炫惑听众,而着重于挖掘原作的故事隐喻现实人生,赞颂真善美,鞭挞假恶丑,使其具有较强烈的通俗性和现实主义精神。

  刘立福先生曾是天津健在的、为数不多的评书表演艺术家之一。陈派评书以《聊斋志异》题材见长,又借鉴了京剧的表演艺术,用生、旦、净、丑来区分角色,刻画人物,讲究说、白、做、学、评。正是这些独到之处,吸引了众多的听众。尽管刘先生近年很少登台演出,但在“津门曲荟”和“评书艺术进校园”活动中,刘先生仍为广大观众和学子们进行了表演,大家欣赏到了久违的老艺术家的精彩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