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  名:
当前位置: 首页 > 姓氏名人 > 军事家 > 岳飞
岳飞

岳飞(南宋爱国军事家)

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人。中国南宋爱国军事家,民族英雄,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抗金名将,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一。岳飞是南宋最杰出的统帅,他重视人民抗金力量,缔造了“连结河朔”之谋,主张黄河以北的民间抗金义军和宋军互相配合,夹击金军,以收复失地。岳飞治军,赏罚分明,纪律严整,又能体恤部属,以身作则,他率领的“岳家军”号称“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金人流传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评语,表达对“岳家军”的由衷敬畏。

个人资料

  • 中文名 岳飞
  • 别称岳鹏举、岳王爷、岳武穆
  • 谥号武穆、忠武
  • 所处年代宋朝
  • 民族
  • 出生地相州汤阴县(今河南安阳汤阴县)
  • 出生时间1103年3月24日(北宋崇宁二年二月十五)
  • 逝世日期 1142年1月27日(南宋绍兴十一年腊月廿九)
  • 职业军队统帅、军事家、战略家
  • 主要成就率军转战江南、收复重镇建康
  • 代表作品 《满江红·怒发冲冠》、《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
  • 《乞出师札子》、《五岳祠盟记》等

岳飞相关资讯

岳飞详细介绍

  岳飞个人简介

  岳飞(1103—1142),字鹏举,宋相州汤阴县(今河南安阳汤阴县)人,南宋将领、官至少保、枢密副使,封武昌郡开国公。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战略家,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他于北宋末年投军,从1128年遇宗泽起到1141年为止的十余年间,率领岳家军同金军进行了大小数百次战斗,所向披靡,“位至将相”。1140年,完颜兀术毁盟攻宋,岳飞挥师北伐,先后收复郑州、洛阳等地,又于郾城、颍昌大败金军,进军朱仙镇。宋高宗、秦桧却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下令退兵,岳飞在孤立无援之下被迫班师。在宋金议和过程中,岳飞遭受秦桧、张俊等人的诬陷,被捕入狱。1142年1月,岳飞以“莫须有”的“谋反”罪名,与长子岳云和部将张宪同被杀害。宋孝宗时岳飞冤狱被平反,改葬于西湖畔栖霞岭。追谥武穆,后又追谥忠武,封鄂王。岳飞是南宋最杰出的统帅,他重视人民抗金力量,缔造了“连结河朔”之谋。岳飞的文学才华也是将帅中少有的,他的不朽词作《满江红·怒发冲冠》,是千古传诵的爱国名篇,后人另辑有文集传世。

  岳飞历史评价

  宋史:高宗忍自弃其中原,故忍杀飞,呜呼冤哉!呜呼冤哉!

  邓广铭教授评价岳飞:岳家军的战斗实践,证实了它的战斗力之特别强大。至于其所以特别强大的原因所在,固与岳飞平素的操练和教阅分不开,而更加重要的,则是因为具备了两个条件。这两个条件,都具体反映出来,岳飞是如何地要把他的部队与人民大众紧密联系起来;从而还具体反映出来,岳飞确实是一个卓荦不群的战略家和军事家。

  金使刘祹评价岳飞: 江南忠臣善用兵者,止有岳飞,所至纪律甚严,秋毫无所犯。所谓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所以为我擒。如飞者,无亦江南之范增乎! 金章宗评价岳飞:   翼赞之功孰与岳飞?飞之威名战功,暴于南北。

  宋孝宗评价岳飞:卿家纪律、用兵之法,张、韩远不及。卿家冤枉,朕悉知之,天下共知其冤。

  《忠愍谥议》中评价岳飞:人谓中兴论功行封,当居第一。

  宋·湖北转运司立庙牒评价岳飞:去世已三十年,遗风余烈,邦人不忘,绘其相而祀者,十室而九。

  朱熹与门生论岳飞:问(门生):“岳侯若做事,何如张、韩?”曰(朱熹):“张、韩所不及,都是他识道理了。”问(门生):“岳侯以上者,当时有谁?”曰(朱熹):“次第无人。

  文天祥:岳先生,我宋之吕尚也。建功树绩,载在史册,千百世后,如见其生。至于笔法,若云鹤游天,群鸿戏海,尤足见干城之选,而兼文学之长,当吾世谁能及之。

  宋史对岳飞的评价:西汉而下,若韩、彭、绛、灌之为将,代不乏人,求其文武全器、仁智并施如宋岳飞者,一代岂多见哉。

  明太祖朱元璋:纯正不曲,书如其人。

  明神宗朱翊钧:宋岳飞精忠贯日,大孝昭天。

  孙中山:岳飞魂,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代表,也就是民族魂。

  屠立成评价岳飞:检阅五千年之历史,能有坚韧不拔之气者,唯宋之时岳飞云耳。

  张其凡教授评价岳飞其军事才能:指挥大兵团,发动进攻战,战强敌而胜之,威震敌胆,环顾两宋三百年间,唯岳飞一人而已。他的战略战术,他的军事思想,是两宋军事思想宝库中不可多得的一笔珍贵宝藏。

  龚延明教授:岳飞,在中国,几乎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民族英雄。在他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强烈爱国主义精神和宁死不屈的高尚情操,八百多年来,一直在感染和鼓舞着后来人。可以说,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岳飞已成了一面爱国统一的旗帜,廉洁奉公的楷模,蔑视权贵、伸张正义的正人,以身殉志、宁死不屈的英雄。

  王曾瑜教授对岳飞其人评价:为着光复故土,南北重新统一,维护文明和进步,岳飞不屈不挠地奋斗了后半生,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仍履践着自己“尽忠报国”的誓言,表现了一种崇高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