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  名:
当前位置: 首页 > 姓氏名人 > 化学家 > 李庆逵
李庆逵

李庆逵(著名土壤农业化学家)

李庆逵,男,出生于1912年,著名土壤农业化学家。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1948年获美国伊利诺大学农学院博士学位,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他长期致力于土壤分析化学、土壤植物营养化学及施肥,红壤性质、发生分类及合理开发利用研究,率先研究了中国土壤植物养分状况与合理施肥的关系。系统地研究了磷肥的肥效、有效条件及施用方法,提出了提高化学氮肥肥效的造粒工艺,是中国现代土壤学和植物营养化学的奠基人之一。

个人资料

  • 中文名李庆逵
  • 别 名字和成
  • 国 籍中国
  • 民 族汉族
  • 出生地浙江宁波
  • 出生日期1912年2月12日
  • 逝世日期2001年2月25日
  • 职 业土壤农业化学家
  • 毕业院校复旦大学、美国伊利诺大学
  • 主要成就碳酸氢铵深施技术、土壤化学分析
  • 代表作品《肥料研究》、《施用磷肥时间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 《我国南方红壤和黄壤对磷酸盐的固定》

李庆逵相关资讯

李庆逵详细介绍

  李庆逵的生平概况

  1925年在宁波效实中学初中部毕业。1928年毕业于上海复旦中学高中部。1932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化学系。毕业后,经翁文灏引荐,进入中央地质调查所土壤研究室工作。1944年,在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的资助下,赴美国伊利诺斯大学研究生院深造,1946年获农学硕士学位,1948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仍工作于中央地质调查所土壤研究室。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地质调查所土壤研究室于1953年组建为中国科学院土壤研究所(现更名为南京土壤研究所),李庆逵先后任该所研究员、副所长和名誉所长等职。并于1957—1962年兼任中国科学院热带生物资源综合考察队副队长,1978—1983年兼任中国科学院长沙农业现代化研究所所长。他还兼任过江苏省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和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

  1956年,年仅44岁的李庆逵就获得了“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的称号。3次获“江苏省劳动模范”的殊荣。历任中国土壤学会第二、三、四、五届理事长;中国农学会和中国化肥学会的副理事长。

  李庆逵还曾任九三学社中央常委和九三学社江苏省委副主任委员和南京市委主任委员,现为九三学社中央常委参议员。先后当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三、五、七届代表。1983年起任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主任。

  李庆逵也是国际土壤学界的知名学者。1950年他当选为第四届国际土壤学会副主席。1980年受聘为在荷兰出版的国际<肥料研究> (FertilizerResearh)杂志的编委。1987年,美国伊利诺斯大学授予他“著名科学家”荣誉称号及奖章、奖品。

  李庆逵从事土壤及土壤植物营养化学研究已达60年,其间,曾发表论著80余篇,并多次获奖。为我国土壤科学及化学肥料工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李庆逵的主要成就

  1954-1955年,李庆逵和他的同事们在华南热带作物科学研究院所属试验场及有关生产单位,共同在粤西的茂名、徐闻、广西的陆川、龙州和海南的那大5个地区进行了幼龄橡胶树氮磷肥用量和比例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垦区内施用氮磷肥都可以促进幼龄橡胶树生长,其效果大小因地而异。进而提出了不同垦区的幼龄胶园的施肥原则和技术,促进了橡胶事业的发展。

  20世纪30年代,李庆逵注意吸取欧美先进的研究方法,首先引进土壤化学分析,并结合中国具体的土壤类型。 20世纪70年代初,他提出的碳酸氢铵深施技术,为氮肥的合理施用和提高氮素利用率作出了贡献。他系统地研究了中国土壤中磷、钾元素的状况和磷、钾肥施用效应,并主持编制了中国第一幅土壤磷素分布图。为中国磷钾化学肥料的发展和施用提供了依据。其中,有关磷矿粉的有效条件和合理施肥技术,生产上进行了大面积推广,最高年份推广面积达1000多万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他所主编的《中国磷矿的农业利用》专著对中国磷矿资源的合理利用、发展磷肥品种的技术和合理施用磷肥都有参考价值。

  李庆逵与同事们全面研究了中国主要中低品位磷矿的化学性质和化学行为,并进行了作物吸收磷素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磷矿粉直接施用的肥效与土壤酸度密切相关。李庆逵的一系列研究,显示磷矿、土壤和作物三个因素都处于最佳状态时,磷矿粉的效果可以高于过磷酸钙。

  李庆逵结合生产实际,对土壤钾素和钾肥的有效施用进行了实地研究。施用化学钾肥,有效地防止了橡胶树黄叶病的发生。他发表的《我国红壤区某些主要土类钾的含量、状态以及含钾矿物的转化规律》及《从土壤钾素含量和状态来看我国钾肥问题》等论文,推进了中国对土壤钾素的研究、工业生产和钾肥的合理施用。

  李庆逵提出了将粉状碳酸氢铵加工制成粒状肥深施的设想,经过严格的田间试验,施用粒状碳酸氢铵肥比粉状肥增产稻谷36.2%—52.6%,证实了他的设想的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