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  名:
当前位置: 首页 > 姓氏名人 > 医学家 > 杨济生
杨济生

杨济生(中医专家)

杨济生,男,1896年出生于山东观城,中医专家,自幼熟读《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本草纲目》等医药经典著作。并且熟谙中医经络学说和针刺技术。注重研究患者的病历及一些医家有效的处方,强调辨证施治。他是早期参加针刺麻醉研究的中医专家。曾和原一机部张协共同研制成功了“经络测定仪”,以现代科技手段验证中医经络理论。

个人资料

  • 中文名杨济生
  • 外文名Yang Jisheng
  • 国 籍中国
  • 民 族
  • 出生地山东观城
  • 出生日期1896年
  • 逝世日期1975年
  • 职 业中医专家

杨济生相关资讯

杨济生详细介绍

  杨济生的个人简介

  杨济生(1896~1975),山东观城县人。出身于中医祖传世家,自幼受家庭熏陶,熟读《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本草纲目》等医药学经典著作,以及清代叶、薛、吴、王四家瘟病学说。并且谙熟中医经络学说和针刺技术。先生十八岁时,已在中医届崭露头角,临医每起沉疴,求诊者日逾百人,曾先后悬壶于湖北、四川、北京等地。先生致力于中医临医工作六十余年,在中医内科、妇科、针灸等学科领域,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学术造诣极深。

  杨济生生前为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中央直属机关第六医院中医专家顾问、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中医学会顾问、友谊医院中医部主任。

  杨济生先生为人正直,医德高尚,在几十年的行医生涯中,深受患者好评。杨先生早在三十年代,在武汉已很有名气,每天前来求治者甚多,但无论怎样忙,先生都认真对待每一位患者。对于那些衣食无着的穷苦患者,不仅分文不取,还常常送药,以至送钱。当时在武汉的一些药店、药铺不乏有凭杨先生手条取药记账者,药费则由先生年终结算支付。

  解放前,武汉三镇雨季常常受淹,严重时房倒屋塌,街上行船。这正是瘟疫流行之际。为了防止瘟疫流行,先生每年都参加武汉市红十字会组织的救济活动,义务为患者看病,并捐钱捐物,救助灾民。

  先生虽为名医,但从来没有名医的架子,他行医几十年,从不以衣帽取人。解放后,先生应党和国家领导之邀来到北京,主要负责中央领导同志的保健工作和驻华使节、来访国宾的中医诊治工作,没有普通门诊任务,因此,许多患者就到他家里求医。先生回家,只要看到有病人,不论是一般工人,还是普通居民,总是首先给患者治病,然后才吃饭、休息。

  杨先生就是这样,以治病救人为己任,直至临终前两天还为一位从新疆来的患者看了病。

  先生自幼熟读经典,一些著名的医案医话也都拜读,家中众多医书中都留有先生的批注,对于重要章节,更是反复记忆,直到晚年都可随口咏来。可见功底之扎实。

  先生不仅勤求古训,而且非常重视当代医家的经验,注意不断地学习,接受新的东西。他经常在休息时,让我们读医药学刊物上的文章给他听,从中了解医学动态和学科新进展。此外,先生从无门户之见,不耻下问,因此在医药界交了许多知心朋友。初到北京时,为了了解北方常见病的发病情况和用药特点,曾造访过许多医家,就我们所知,就先后到过孔伯华先生、施今墨先生诊所,挂号就诊,求教。

  此外,杨老在应诊时,还注意研究患者带来的病历,尤其对于患者反映疗效较好或毒副作用较大的方剂,更是倍加留意,有时患者离去后还组织我们讨论。

  由于杨老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因此遣方用药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点。由此可以看出,先生之所以成名,并不是因为有几张祖传秘方,或他有特殊的才气,而是他一生孜孜不倦努力的结果。

  杨济生的所获奖项

  近十余年来,参加国际、国家级、省市级书画大展赛五十余次。1995年获《中国和平统一杯》国际书画大展赛《金杯奖》;1997年获《97香港回归中国书画大展赛》银杯奖;1999年获《首届祖国颂国际书画摄影大赛》特别金奖;1999年《第五届国际书画作品展览》金奖;1999年《当代书画美术家作品邀请展》金奖;1999年文化部《世纪书画名家展》创作奖;1999年国际美术家联合会、世界书画家协会授予的“20世纪国际艺术名家教授成就大奖”。近年来作品发表收集在《当代中国书画名家作品集》、《世界书画家铭录》、《世界华人书画家作品集》、《中国著名书画家精英博览》、《国际现代书画名家教授大辞典》、《国际现代书画名家教授大画册》、《二十世纪书画名家作品精萃》、《中国民族书画长卷》、国家人事部《中国专家大辞典》、《世界当代著名书画家真迹博览大典》,以及论文《盐城历史文物的陈列设计》、《临摹和创作·内容和形式·艺术当随时代之我见》等。并荣获《当代书画艺术家》、《国际书画艺术家》、国际美术家联合会授予的《国际银奖艺术家》、中国书法美术家创作中心授予的《20世纪金奖书画艺术家》等称号。是《世界书画家协会加拿大总会》的元老会员兼理事;《香港世界著名艺术家联合会》,国际委员;新加坡共和国新神州艺术院高级名誉院士;日本株式会社爱华路多国际艺术函授学院客座教授;国际美术家联合会新长征民族文艺传播中心高级书画师、客座教授;中国新世纪书画研究院名誉院长。

  杨济生的学术思想

  杨济生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知识,提出了中风的发病机理是由于“心气与脑气不相顺接”。“心气”指的是心主血、主脉的能力。他认为,只有心气充沛,才能维持正常的心力、心率和心律,脉道才能柔韧通利,血液才能在脉内正常运行,从而濡养脏腑、周身、脉管及大脑。“脑气”是指脑对眼、耳、鼻、舌、身的支配能力和脑的意识思维能力。脑气依赖于心血的濡养。脑气旺盛则人的二目有神,语言流利,思维敏捷,表情丰富,活动自如。如果积损伤正,精血内耗,阴亏于下,阳亢于上,阳化风动,母病及子,心气暴盛,心力逾常,气血直冲犯脑,可使血液离经而发中风。或气血生化乏源,心气不足,运血无力,气滞血瘀,瘀阻于脑脉而发病。若饮食不节,脾失健运,聚湿生痰,子病犯母,痰浊归心入血,上犯于脑,阻滞脑脉而发为昏倒、歪僻不遂。如情志所伤,心火暴盛,心气暴涨,气血并逆上犯于脑,脑脉破裂,血瘀脑中,脑气不通,遂至卒倒无知。由此,治疗时注意心的功能状态,心火暴亢者宜清泻心火,阴虚阳亢者应滋阴降火,交通心肾,虚弱者宜补益心之气血。此外,心功能的强弱决定了中风病病程的长短和预后好坏,所以在全程治疗当中应当时时顾护心气,不用或少用伤心气、心阳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