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  名:
当前位置: 首页 > 姓氏名人 > 科学家 > 杨锦山
杨锦山

杨锦山(热能动力工程专家)

杨锦山是我国著名热能动力工程专家,他于1915年7月18日出生在河北省山海关的一个铁路职员家庭。长期从事动力机械的科研和技术领导工作,组织建造了我国第一套火力发电设备,创建了汽轮机锅炉研究所。为推动我国动力工程技术的发展作出了贡献。20年代初由于军阀混战,民不聊生,曾一度在连山车站附近酿成了瘟疫,并造成三个弟弟相继死亡,使他对旧社会和军阀极端痛恨。

个人资料

  • 出生地河北省山海关
  • 出生日期1915年7月18日
  • 籍 贯安徽省怀宁县
  • 毕业院校交通大学
  • 主要成就结束了我国不能制造火电设备的历史
  • 代表作品人类征服自然界的新纪元——谈谈动力机械

杨锦山相关资讯

杨锦山详细介绍

  杨锦山的技术成就

  1952年国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为了适应大规模国民经济建设对火电设备的需求,同意了华东工业部关于利用上海已有工业基础,并争取捷克的技术援助,迅速建设上海火电设备生产基地的建议。杨锦山在受命负责赴捷克谈判技术合作的任务后,针对火电设备中的锅炉、汽轮机、发电机三大主机和辅机设备的技术难度大、系统复杂、部套众多和铸锻件要求高等特点,在吴恕三专家的密切配合下,调查了解了上海有关工厂的技术装备和技术人员条件,并考察了捷克生产火电设备主机厂和电厂情况,结合自己积累的电工设备生产技术经验,提出了首先试制捷克的技术较成熟,性能指标颇先进的6000千瓦火电机组的方案,并认为只要对有关工厂进行部分扩建,增加若干加工装备,便可迅速达到批量生产。这个建议被批准后,他又进一步筹划了具体的中捷技术合作项目和需要捷克提供援助的内容清单。

  为了实现试制任务,1953年初他领导上海综合设计处组织消化掌握捷克提供的技术资料,配合捷克专家指导上海锅炉厂、汽轮机厂和电机厂试制6000千瓦锅炉、汽轮机和发电机三大主机;配合设计院对以上主机厂进行扩建设计;配合电力设计院进行电厂设计;配合电站成套公司的辅机配套等工作。由于上级领导的重视和各单位的密切协作,全部设备在三年内试制和安装成功。1956年第一套6000千瓦火电机组在安徽淮南电厂胜利投入运行,从此结束了我国不能制造火电设备的历史。至1957年底为止,上海火电设备制造基地总共生产了27套6000千瓦机组和5套自行开发的1.2万千瓦机组,而且培养了一支制造火电设备的技术队伍。为我国发电设备制造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杨锦山开展学术交流促进技术进步

  杨锦山一贯重视学会作用,热心于学术交流活动,注意行业技术进步和团结,促进和外国同行的交往。

  20世纪60年代初,在我国发电设备行业迅猛发展和动力工程科技队伍不断壮大的形势下,杨锦山与当时动力工程界著名学者和专家王新民、庄前鼎、陈大燮、吴恕三等共同发起成立动力工程学会的创议,并负责筹备工作。

  1962年底成立了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动力工程学会筹委会。经过多年的活动和发展,于1989年成为全国性中国动力工程学会,并被选为学会常务理事,连续四届担任了学会秘书长,第三届的副理事长,第四届的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和第五届组织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务。由于他熟悉本行业的情况,因而使学会团结了各制造厂、电厂、大专院校、研究设计院所等各系统的专家和学者于一堂。把学会活动范围从透平(包括汽轮机、燃气轮机和水轮机)和锅炉专业开始,陆续扩展到核电、自动化控制、材料、工厂动力与节能、工业煤气、转子发动机和新能源发电设备等专业领域。在近30年的活动中,先后举办了上百次学术交流活动,交流了上千篇的学术论文,向政府部门提出了许多重大技术建议,创办了多种学术期刊。

  此外,他还大力促进中国动力工程学会与美国、德国、英国和日本等同类型学会的交流活动,共同举办学术研讨会等,这样既有助于了解外国发展动向和吸取有益的经验,又能使我国动力工程技术的成就和水平取得国际上的重视。

  1986年,杨锦山被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评为“学会优秀工作者”,1987年被中国科协评为“学会先进工作者”。

  此外,他还大力促进中国动力工程学会与美国、德国、英国和日本等同类型学会的交流活动,共同举办学术研讨会等,这样既有助于了解外国发展动向和吸取有益的经验,又能使我国动力工程技术的成就和水平取得国际上的重视。

  1986年,杨锦山被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评为“学会优秀工作者”,1987年被中国科协评为“学会先进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