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  名:
当前位置: 首页 > 姓氏名人 > 军事家 > 吴佩孚
吴佩孚

吴佩孚(民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

吴佩孚,1874年4月22日生于山东省蓬莱县,字子玉,山东蓬莱人,民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爱国者、中国国民革命军一级上将、官至直鲁豫两湖巡阅使、十四省讨贼联军总司令。吴佩孚善于用兵,富于韬略,军事才能在当世中国武人中堪称首屈一指,兵锋所指,无不披靡,更为世人瞩目。在其军事生涯前期,曾一战安湘、再战败皖、三战定鄂、四战克奉,有“常胜将军”之名。其人格品德更甚高,既讲求五伦八德,也醉心佛老之道,有《循分新书》、《正一道诠》、《明德讲义》、《春秋正义证释》等著述传世。

个人资料

  • 中文名 吴佩孚
  • 别 名 吴子玉、玉帅
  • 国 籍 中国
  • 出生地 山东蓬莱
  • 出生日期 1874年4月22日
  • 逝世日期1939年12月4日
  • 职 业 直系军阀首领
  • 毕业院校 北洋陆军速成武备学堂
  • 主要成就 担任直系军阀的首领,官至直鲁豫巡阅使
  • 代表作品 《易箴》《大丈夫论》
  • 服役军队 北洋第三师
  • 服役时间 1898年—1939年
  • 参与战役直皖战争、直奉战争、北伐战争

吴佩孚相关资讯

吴佩孚详细介绍

  吴佩孚简介

  吴佩孚(1874年4月22日—1939年12月4日),字子玉,山东蓬莱人,民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爱国者、中国国民革命军一级上将、官至直鲁豫两湖巡阅使、十四省讨贼联军总司令。秀才出身,后投效北洋,并成为直系军阀首领曹锟的第一战将和智囊。吴佩孚善于用兵,富于韬略,军事才能在当世中国武人中堪称首屈一指,兵锋所指,无不披靡,更为世人瞩目。在其军事生涯前期,曾一战安湘、再战败皖、三战定鄂、四战克奉,有“常胜将军”之名。其人格品德更甚高,既讲求五伦八德,也醉心佛老之道,有《循分新书》、《正一道诠》、《明德讲义》、《春秋正义证释》等著述传世。

  吴佩孚平生注重修身,廉洁自守,为人忠直,至性至情,称得上是北洋集团中乃至民国政坛军界中的佼佼者,华北沦陷于日伪之后,愈显其晚节弥坚。最后甚至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中华民族伟大而不可侵犯的气节(1939年12月4日被日本军医杀害[1] )。他还是亮相《时代》杂志封面的首位中国人,被《时代》杂志称为“Biggest man in China ”。

  吴佩孚生平

  1874年4月22日生于山东省蓬莱县。6岁被送到私塾就读,吴佩孚14岁,父亲吴可成害病死了,剩下孤儿寡母。

  1896年中秀才。

  1897年,已是秀才的吴佩孚因反对地方豪绅被县官通缉,逃到北京算命为生。

  1898年,淮军聂士成部,因在中日甲午战争中伤亡惨重,奉命招兵,于是,吴佩孚应募入帐。在天津武卫军中当管带的勤务兵,正式开始其行伍生涯。后报考开平武备学堂,辍学后到陆军警察队充任正目(班长)。升任初等官(相当于排长),先后被授予准尉、少尉、中尉衔。

  1903年报考保定陆军速成学堂测绘科,学业一年,1904年毕业后被分配到北洋督练公所参谋处工作。旋即被差从事谍报工作。

  1907年,吴佩孚升任北洋第三镇管带(营长)驻扎在长春。

  1911年,在曹锟的提拔下,吴佩孚继任第三标标统(团长)。

  1912年,北洋军的镇改为师,标改称团。吴佩孚仍担任第三师炮兵第三团团长,驻扎南苑。

  1914年4月,曹锟以长江上游警备总司令的身份,率第3师进驻岳阳,扼守湖南咽喉,监视南方革命力量。曹锟将吴佩孚提为师部副官长。

  1915年,吴佩孚被提为第六旅少将旅长。

  1917年7月1日,张勋复辟,段祺瑞组织"讨逆军"讨伐。曹锟起而响应,被任命为"西路讨逆军"总司令,吴佩孚为先锋,率全旅进驻卢沟桥、宛平。

  6月,吴佩孚带领队伍对驻守丰台的张勋的"辫子军"发起进攻。吴佩孚一马当先,领兵由彰仪门进攻天坛,驻守天坛的三千"辫子军"一触即溃,大部投降。

  1919年“五四”运动时曾表态反对签订有损于中国利益的巴黎和约

  1923年残酷镇压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二七大罢工)制造二七惨案

  1926年(民国16年)2月23日 国共两党讨伐吴佩孚

  1927年吴佩孚受奉军进攻,遂于16年5月16日匆忙地离开了巩县,遁走南阳。

  1927年5月27日,他率卫队逃向四川经河南邓县构林关,随后,他流寓于四川的奉节、大足、达县等地。

  1932年10月他离开成都,而是定居于北京的什锦花园。

  1935年,日本侵略者为了分裂中国而搞“华北自治”,请他上台当傀儡,他坚决拒绝;1938年6月,伪“华北临时政府”与伪南京“维新政府”合并,请他出来当官,他也不答应。

  1939年12月4日,他因吃饺子被骨屑伤了牙龈,受日本特务土肥原指使,日本牙医将其杀害。